哥哥的學校推薦科學走獸展,展場是在台北,我們看到苗栗也有展,幹嘛大老遠跑到台北,到苗栗就可以了。
讓我們來看看何謂科學走獸? 以下是展場的簡介:
Theo Jansen泰奧揚森 - 一位出生於1948年荷蘭的動感雕塑藝術家,求學於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物理系,後轉為學習繪畫。1980年代因“飛行UFO項目”成名。從 1990年代開始“海灘野獸”系列動能藝術項目,他辛苦的努力了20年,目標都是在創造動感雕塑行動的逼真度,最後他以塑膠管和塑膠瓶的組合模式印證了雕塑是可以擁有自己的生命甚至是移動自己。
他所創造的是一群巨大多足,以風為"食物"的海灘生物。它們依靠風能運作,藉由簡單的感應器躲避障礙,風暴來臨時,懂得打樁將自己固定在溼沙裡。他允許生物們之間互相比賽,選出優勝者進行再造而進化成越來越複雜的生物。這些生物體以風力系統為行動的基礎,Jansen希望他的生物最終能擁有神經系統,肌肉以及先進的感應裝置,自行在海灘上生存進化。 從科學家到藝術家,他被喻為『現代達文西』。 Theo Jansen成功的將前瞻性的設計推向藝術的舞台。他僅給予動感雕塑一組基本的行動機制,完成後便讓大自然賦予他們的生命,生命的形式有可能是風或者是水,Theo Jansen甚至說他餵養他的動物創作就是這些自然的元素,其行動栩栩如生,猶如真的深海世界裡的動物或是任何我們經驗上曾見過的生命體。他的創作猶如經由上帝之手般的令人驚艷。
但是真的有這麼神嗎? 說的好像【天方夜譚】一樣。哥哥說要來瞧一瞧。
我們來看看思考的原點,利用一些木塊與水管,大部分是廢物利用,如何組合成這簡單的走獸呢?靠的是風力為主的動力來源,經過複雜的計算,走的方式不是輪子,而是像昆蟲,人一樣的腳,有關節有律動。
這是展場內唯一展示由風力驅動的走獸,吃滿了風,走獸就真的走了起來。
其他走獸的模型,縮小版。
展場內也有積木,哥哥,妹妹似乎對積木比較感興趣。
這是其他的走獸,是靜態展示。
這是其他的走獸,是靜態展示。
這是其他的走獸,是靜態展示。
這是小朋友可以上去座的,但是我認為跟泰奧揚森不太一樣,因為他的下面是靠齒輪的。
後記: 這展如果是苗栗縣民是免費的,對於小朋友來說這仿生獸就像是卡通中的怪獸一樣,奇形怪狀的,仿生獸是風力帶動的力學結構,用廢棄的水管與木材製作這仿生獸,獨具創意與巧思,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